剛讀完曾銳生的《被擱置的民主》(Steve Tsang:
Democracy Shelved),覺得甚有得益,本書把上世紀四十年代下半葉,由英國方面開始提出,到五十年代早期正式宣告擱置的開放香港政制,引入普選元素,逐漸「還政于民」的「楊慕琦計劃」的來龍去脈,討論期間的爭端、四、五十年代時代大局演變、以及後來政改的發展及社會反應都摸到一清二楚,有助讀者撥開迷霧,認識歷史真相。
雖然香港政制改革是英國在二次大戰期間回應美國壓力,部署全球整體非殖民化政策的一個環節,但仍有其具體運作模式,例如二次大戰時中、英兩國是盟友關係,雙方就英國在華的租借地和割讓地的戰後地位曾多方面談判,國民政府傾向全部收回主權,英國則傾向保留香港割讓部分,同時了解香港殖民地不可能脫離新界生存,尋求保持現狀,雙方未能達成協議。日本投降後香港由英方接收,其實得到蔣介石國民政府的讓步和默許。香港淪陷後,
↧